全球能源行业组织近日发布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了1%,化石燃料在能源供应中所占的份额达82%。2022年,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煤炭价格飙升至创纪录水平。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增加了266吉瓦,创下历史新高,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主导地位仍未动摇。该调查报告由总部位于英国的能源研究所与咨询公司毕马威、科尔尼联合发布。 从消费层面而言,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同比增长约1%,低于2021年的5.5%,但仍比2019年高出约3%。化石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耗的82%。风能和太阳能占总发电量的12%,创历史新高。 化石燃料消费市场中,石油日消费量达9730万桶,同比增加290万桶,增速较上一年有所放缓。全球石油日产量同比增加380万桶;天然气方面,虽受价格上涨影响,全球天然气需求同比下降了3%,但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份额仍达24%。日本的天然气进口量已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煤炭方面,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0.6%,需求市场集中在中国和印度;而欧洲市场煤炭价格飙涨145...
随着全球高油价的持续,石油企业恐怖的赚钱能力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受俄乌冲突以及供应过紧的影响,自2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处在100美元上方,一度触及130美元/桶,天然气价格更是大幅飙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巨头们赚得盆满钵满。 8月2日,三大石油公司同一天发布财报,业绩均大超预期。其中,英国石油(BP)第二季度利润高达93亿美元,创下14年以来单季利润新高;美国最大炼油厂马拉松原油(Marathon Petroleum)二季度则大赚近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37亿美元,暴增12倍。此外,被巴菲特狂买的西方石油也在周二盘后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季度净利润达到37.55亿美元,同比狂飙36倍多。 已经公布财报的能源巨头中,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的二季度利润均刷新历史新高,加上英国石油公司,五大能源巨头当季利润总和高达5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700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就直言,石油巨头赚的&ldqu...
核心阅读 今年上半年,大国博弈持续加剧、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境外公共安全风险上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此背景下,全球油气市场逐渐回归由供需基本面主导,全球能源转型也呈加速态势,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产业环境均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新变化,当然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今年下半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将持续增加,政治经济格局或将进一步调整。预计全球原油供应将从上半年的充裕走向紧缩,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呈现重心上移的区间震荡格局,涨幅较温和。本版文字除署名外由 毛若冰 提供 上半年 世界形势出现新变化 地缘政治层面,中国外交布局取得重要突破,各地区形势剧烈调整 中东国家迎来和解潮。在中国的成功斡旋下,沙特与伊朗重建外交关系,推动逊尼派与什叶派国家关系持续缓和,叙利亚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也门和平进程迎来...
核心阅读 当地时间6月4日,欧佩克+第35次部长级会议决定坚持2023年的石油产量目标,并宣布将2024年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上限调整为4046.3万桶/日,较2023年产量上限减少139.3万桶/日。此外,沙特还宣布7月将额外减产100万桶/日。欧佩克+再次达成减产协议,反映了当下全球经济及石油消费增长乏力。 本版文图由 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 王能全 提供 欧佩克+下调2024年原油产量上限 当地时间6月4日,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欧佩克+)第35次部长级会议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经过7小时的漫长谈判,欧佩克+决定坚持2023年的石油产量目标,今年已达成的减产协议将延续至年底,并宣布将2024年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上限调整为4046.3万桶/日。 此次部长级会议没有对2023年下半年欧佩克+的石油产量进行调整,下半年将继续维持2022年10月欧佩克+第33次部长级会议的决定,会议主要讨论了2024年的产量上限...
美国内政部日前对墨西哥湾7300亩海域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权进行了拍卖,这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油气开采权拍卖之一。 美国非营利环保组织“地球正义”表示,此次交易包含了墨西哥湾西部及中部几乎所有暂未被开发的海域,其规模远远超过实际需求。该组织计划提起诉讼,要求对拍卖进行限时。 美国内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27家公司共对墨西哥湾总面积170万英亩海域的300多个油气区块提交了投标书。美国石油协会认为,这是“向能源安全未来迈出的积极一步”。 (石惟嘉 译自彭博社)...
瑞士空气质量技术公司IQAir近日发布《2022年世界空气质量报告》称,空气污染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每年导致约600万人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8万亿美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空气质量指南,PM2.5年均浓度须在5微克/立方米以下。IQAir分析了131个国家和地区去年的空气质量,其中,只有13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指导值,这些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位于大洋洲。 全球各地的空气质量差异巨大,巴基斯坦拉合尔的PM2.5年均浓度为97.4微克/立方米,印度新德里的PM2.5年均浓度为92.6微克/立方米,均大幅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PM2.5指导值。冰岛雷克雅未克的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爱沙尼亚塔林为4.8微克/立方米,是少数几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指导标准的城市。 空气污染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影响尤其严重,90%以上的由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
国际能源署(IEA)在近日发布的3月石油市场报告中上调了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预测上调主要是由于疫情后航空燃料需求的增加,拉动了全球石油需求上涨。 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量预计为1.02亿桶/日,比此前的预测增加200万桶/日。其中,中国的需求预计为1600万桶/日,同比增长100万桶/日,增幅为7%。中国国内航班量迅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国航空燃料使用量的增加将拉动全球石油需求的增加。 2月,全球石油产量约为1.0155亿桶/日,比1月增加83万桶/日。受寒流影响的美国和加拿大石油生产正在恢复。即使地缘政治局势导致了石油市场的动荡,但目前全球石油库存仍处于高位,2023年上半年的石油供应将继续大于需求。由于经济复苏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2023年下半年或出现石油供应紧张的情况。 王英斌 译自《日本经济新闻》...
周四(12月2日),国际油价承压。欧盟对俄罗斯海运石油价格上限设定有待各国政府批准。该政策旨在削减俄罗斯石油收入,同时防止在欧盟对俄罗斯原油禁运于12月5日生效后全球油价飙升。 北京时间16:56,NYMEX原油期货下跌0.47%至80.84美元/桶;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18%至86.72美元/桶。 有文件显示,欧盟各国政府初步同意将俄罗斯海运石油的价格上限设定为每桶60美元,并通过调整机制将上限保持在比市场价格低5%的水平。它将允许各国继续使用西方保险和海运服务进口俄罗斯原油,只要它们每桶支付的费用不超过商定的限额。 文件显示,价格上限将在1月中旬和之后每两个月审查一次,以评估该计划的运作情况,并应对石油市场可能因此发生的“动荡”。文件还称,45天的“过渡期”将适用于在12月5日之前装载并在2023年1月19日之前在最终目的地卸货的载有俄罗斯产原油的船只。 所有欧盟成员国政府必须在周五之前以书面形式批准该协议。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波兰曾推动尽可能低的上限,但尚未证实...